一个常识不完善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善的人却很难用常识去弥补。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职员与社会、与不同利益集团与会计职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怎么样,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能否贯彻实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进步能否促进的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员是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置各方利益的艰巨任务。因此,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摆在大家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目前国内多数会计职员可以做到:爱岗敬业、诚实诚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升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但也有部分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出现紧急的滑坡,主要表现为:在敬业态度上,缺少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满足于近况不思进取,工作中做事马虎、敷衍塞责,对本职工作随意应对;在坚持原则上,违背会计准则弄虚作假现象紧急,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可以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规;在会计核算上,任意虚列或隐瞒收入,随便确认成本和本钱,随便调整收益等,有个别会计职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在执业审计上,不可以严格实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不适合的审计结果报告,客观上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会计职业道德缺欠的重要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无原则屈从领导的重压;法律意识不强;监督机制不完备等。要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手段。
1、把握用人导向,坚持以德为先
用人导向是作风建设的一个要紧方面,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的重点环节。只有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规范,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在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日益进步的状况下,承担第一责任的单位负责人不可能每件事、时时亲力亲为,因此,把政治思想好、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任职资格的职员安排在会计职位上至关要紧。任用会计职员要坚持政治标准,把“德”放在第一,特别注意选拔任用政治清醒、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为此《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方法》都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备好的道德品质”放在申请获得会计从业资格基本条件的第一,其目的就是督促各单位任用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会计职员。
2、加大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教育是会计职员的终身课题,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大学习,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本领,而且有益于陶冶情操,提升道德修养和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意识,做到依法核算、依法投资理财,正确处置个人名誉、地位、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但,在会计队伍中有部分职员不重视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利益资金至上,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家应该引以为戒,自觉把学习教育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
在加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针对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不只要向他们讲授会计专业常识、练习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常识,塑造职业道德品质、陶冶职业情操,尤其是抓好敬业、乐业、爱业、勤业教育,把职业道德与文化常识、专业技能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在职会计职员,要加大以会计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将它作为必学课程,计入会计职员继续教育的学分。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会计职员的内在素质,从而渐渐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理想信念是立身做人之本,也是道德建设之魂。理想信念是不是坚定,直接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见地认识社会,用健康的态度对待生活,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行为。会计职员需要结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把远大的理想与会计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需要来鞭策自己,又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处置好平时的会计事务,坚持原则,公平对待利益各方,把好财务关。
3、牢记做人准则,重视克己自律
会计工作的根本需要是一个“真”字,需要会计数据真实、靠谱、可信,绝不可弄虚作假。国内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主张“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立信会计精神。“立信”是做人的要紧准则,同时也是会计职员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职业道德。假如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致身败名裂,更为紧急的是会风险别人,给社会和国家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身为会计职员应当一直如一地使我们的行为维持好的信誉,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决不为一己之利、眼前之利而丧失道德操守,要诚信如节,洁身自好,并在会计实践中,加深了解“德”的内涵,深刻领会“德”的需要,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沉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精深会计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会计人。
克己自律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会计道德建设的基本渠道。人的一生,贵在立德,难在养德。一个会计职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会计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会计职员常常单独承担某些工作任务,而且一直同钱物交际,更应慎一个人律,洁身自爱,不断净化灵魂,提高道德水准。只有做到处处明于自察,时时自觉需要,每件事严于律己,才能一直维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为此,会计职员应该自觉根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需要来约束自己,恪守职业道德,珍惜我们的名誉,塑好我们的形象。要用高尚的精神勉励自己,以精益求精的观念鞭策自己,奋发进取,争创一流。
4、健全法律规范,强化监督管理
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要紧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通过法律形式来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规范,也是出于对市场经济的维护和对目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一种弥补办法。在不少状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假如只依靠“良心”不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由于,在物质利益的魅惑面前,支配大家行为的主要原因总是是欲望,而不是道德。所以,准时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规范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很必要的。会计职员受雇于企业,因为物质利益和个人前途受企业制约,在其从业时第一要考虑企业的需要,对于大众和社会的利益一般被置于第二位,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依赖道德品质和意识来规范会计职员的行为未必完全凑效,需要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给予保证。另外还需要依据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地在健全法律规范以律德上出新招、出实招,使广大会计职员真的将法制规范融为道德理念,化为从业德行。
监督管理是加大会计队伍建设必须具备的手段,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很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违法犯罪的案例,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监督乏力的问题。各单位应根据有关法规的需要,拟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规范,从规范上对本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做出规定,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规范监督支持,保证营运管理决策的顺利推行,为会计职员依法核算、依法投资理财提供要紧依据;同时,各监督部门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职员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进步的要紧环节,加大会计法规的贯彻力度,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并记入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档案,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如此可以对会计职员产生外在的重压,促进其依法核算、依法投资理财。
5、打造舆论环境,坚持常抓不懈
舆论环境是一种导向,也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大众传媒和舆论宣传,对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能给会计职员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会计职员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遭到社会舆论的赞誉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会使会计职员得到勉励;会计职员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会使会计职员遭到教育,不论勉励还是教育都可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因此,会计主管部门可以使用举办会计职业道德常识大赛、评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活动,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深入拓展。各大众传媒,应擅长发现和培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惩戒违法者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会计工作紧密结合,打造浓烈的社会舆论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会计职员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经济越进步,会计越要紧,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工作相伴,是一项根本性、长远性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常抓不懈。会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负责人,要在思想上重德,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建设和会计队伍建设的一个要紧内容,切实担负起加大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重任。在考核或任用会计职员上,需要一直坚持“先看本色、再看本事”,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要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切实体现到会计规范建设和对会计职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考察、评价、勉励等每个环节中去,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常常化、规范化、规范化。要遵循会计工作的内在规律,重视研究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揭示会计发展趋势,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得更丰富、更生动、更深刻、更富有效果。